推薦你在家學習可能改變你一生的英文課(免費試聽):
(中央社記者黃名璽台北7日電)總統馬英九今天參加「戰爭的歷史與記憶:抗戰勝利七十週年國際學術討論會」,以中華民國的抗戰跟世界二戰的關係、中華民國的抗戰跟台灣光復的關係、如何來面對中日兩大民族的歷史恩怨等發表演說。 馬總統致詞全文如下: 總統府胡為真資政、行政院毛治國院長、外交部林永樂部長、國防部高廣圻部長、國史館呂芳上館長、蔣經國學術交流基金會朱雲漢執行長、各國駐華使節跟代表、各位抗日先進的家族,各位貴賓、各位女士先生,大家早安、大家好。 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70週年,也是中華民國抗日勝利暨台灣光復70週年,國史館跟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國立故宮博物院等單位,共同主辦「戰爭的歷史與記憶:抗戰勝利七十週年國際學術討論會」,邀請國內外學者將近300人,從軍事、政治、外交、經濟、文化等面向,深入探討我國對日抗戰的歷史,是近年史學界的大事,值得我們重視。 今天我要跟各位報告,主要是3個重點,第一,中華民國的抗戰跟世界二戰的關係;第二,中華民國的抗戰,跟台灣光復的關係;第三,我們如何來面對中日兩大民族的歷史恩怨。 首先,今天我能夠以中華民國總統的身分應邀致詞,深感榮幸。過去70年來,因為二戰後國共的內戰、韓戰與東西的冷戰相繼登場,國際情勢發生巨變,使得中華民國對日抗戰的血淚以及對二戰的貢獻,被國際社會所忽略。這也是為什麼最近20年來有幾本重要的著作,都以「被遺忘」為題來講述抗戰的歷史,分別是1997年張純如的「被遺忘的大屠殺:1937南京浩劫(The Rapeof Nanking:The Forgotten Holocaust of World WarⅡ)」,以及2014年芮納?米德教授(Rana Mitter)的「被遺忘的盟友(Forgotten Ally: China's WorldWar II, 1937-1945)」。 最近台灣的聯合報也出了一本被遺忘的戰士,紀錄海峽兩岸參加抗戰老兵的故事。但近20年來,隨著德國企業家拉貝(John Rabe)與蔣中正總統的日記,陸續的公開,使得國際學術界越來越重視我國抗戰史的研究。塵封多年的抗戰史實終於不再被遺忘了。因為新史料帶來新觀點,這讓我們在抗戰勝利70週年的此刻,回顧這場戰爭的歷史,顯得格外有意義。 我昨天發現,在今天精彩的議程中,有一篇由紐奧良國家二戰紀念館的學者所寫的論文,題目就叫做「不再被遺忘的戰爭:二戰中的中國(The No LongerForgotten War: China in WWⅡ)」,抗戰終於不再被遺忘了,這讓我感到欣慰不已。 中華民國對日八年抗戰是一個關係國家存亡、深刻影響國際情勢的重大歷史事件。就戰爭規模之大、時間之長、傷亡之重、影響之深,也都是空前未有。 抗戰期間,國軍以劣勢裝備與日軍浴血苦戰,其中大型會戰22次、重要戰鬥1100次、小型戰鬥3萬9000次。國軍傷亡322萬官兵,包括268位將領殉國,其中上將7人、中將56人、少將205人,其中還包括共軍將領。無辜百姓死亡人數超過2000萬人,財產損失更是不可計數。 中華民國對日抗戰是在軍力懸殊、毫無勝算的情況下,以無比決心與毅力,堅持不投降、不妥協,牽制了80萬現代化日軍,使日軍無法完全投入太平洋戰場,間接阻止他們進占澳洲、印度,當時的美國總統羅斯福也曾經表示,二戰勝利的一個關鍵,就是中國全力堅持對日作戰,避免了日本與德國會師,將戰場連成一線。這些都說明中華民國對同盟國最終獲得二戰的勝利,有不可磨滅的貢獻。 抗日戰爭跟台灣的光復有什麼關係呢?對日抗戰也與台灣光復的關係密不可分,1943年11月底,戰況已經有好轉,當時的蔣中正委員長以中國戰區最高統帥身分,與美國總統羅斯福、英國首相邱吉爾舉行開羅會議,12月1日同時公布開羅宣言,明定「日本竊自中國的領土,如東三省、台灣與澎湖列島,必須歸還中華民國」,同時開羅宣言也明白要求日本要無條件投降。 民國34年,也就是兩年後的7月26日,當時德國已經投降,歐戰已經結束,我國與美國、英國共同發布波茨坦公告,再次向日本招降,其中第8條也規定「開羅宣言之條件必須實施」,同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無條件投降,8年抗戰,終於勝利。9月2日,在日本東京灣所停泊的美國密蘇里號軍艦上,日本就像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無條件投降,而在這份降書的第1段與第6段都明白接受波茨坦公告。 當時在華日軍分別在9月9日在南京,向何應欽將軍投降,10月25日在台北向陳儀投降,此後中華民國就開始在台灣行使主權,第2年的1月並且恢復了台澎地區居民中華民國的國籍,並開始舉辦選舉。民國41年,1952年4月28日,當天也是舊金山和約生效日,在生效前7個小時,中華民國與日本簽訂中日和約,再度確認中華民國在台灣實質行使主權的事實,更為抗戰勝利與台灣光復,提供了最好的證明。 不過在過去幾十年來,一直有人質疑說開羅宣言與波茨坦公告只是戰時盟國的政策性文件,並不具有拘束力,這完全是錯誤的。為什麼呢?因為開羅宣言剛剛講已經被波茨坦公告吸收了,剛提到開羅宣言的條件必須要實施,同時波茨坦公告又被日本所接受,並且納入了降書。所以這三個歷史性的文件,其實已經結為一體。而更重要的,不論是在日本或者美國主編的條約彙編,都把這3個文件收進去,日本美國都有,而且現在都還在那裡。更重要的是,聯合國所出的聯合國條約集,也把日本降書納入。顯然這3個文件由3個國家元首所發布的、所做的承諾,當然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所以台灣、澎湖經過50年日本殖民統治後,終於回歸中華民國,這一場戰可說一雪甲午敗戰之恥,意義深遠,影響重大。 就在抗戰勝利的第2年,中華民國政府也依據這3個文件,收回南海諸島的主權,並派遣海軍跟內政部人員,但南海去,每一個島都進行測繪、立碑等工作。我們今天常常聽到的「太平島」、「中業島」,其實都是當時去作業兩艘軍艦的名稱。太平島是南沙群島最大的自然島,也是唯一有淡水的島,我們在最近幾十年,在島上建了太陽能光電系統、通信系統、有醫院、有郵局、有跑道、有農場,還有一間觀音堂,可以拜拜,這些都可以算是基礎設施。 未來,中華民國政府會持續以和平為宗旨,積極推動太平島建設,讓它成為國際救援、環境保護及科學研究的重鎮,而它本身也完全符合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第121條有關島嶼的定義。 在這裡我也順便鄭重說明,任何國家企圖否定太平島作為島嶼(island)的事實,都無法減損太平島的島嶼地位及依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所享有的海洋權利,中華民國會在國際法包括海洋法的基礎上,捍衛我們應該有的一切權利。 中華民族與大和民族如何處理彼此幾百年的恩怨情仇,我個人的看法一向認為,對於歷史,應該就事論事,對於家屬要將心比心,我們基本的態度是恩怨分明,這是過去大家都知道的,中國人說大丈夫恩怨分明。 我在民國97年上任不久,一方面繼續參加許多抗日戰爭紀念活動,一方面也在台南烏山頭水庫建了一個「八田與一紀念園區」,希望能忠實記錄1930年代日本技師八田與一建設嘉南大圳與烏山頭水庫的歷史,八田與一對大家來講可能是一個很陌生的名字,他在1910年來到台灣,參與了烏山頭水庫跟嘉南大圳的建設,完工的時候使得嘉南地區成為台灣的榖倉,日本總督府曾經一度因為發生工程意外,有40、50位勞工死亡,打算放棄興建,但八田與一堅持,說這個工程不僅是為日本人,也是為台灣人做的。 這個做好之後,嘉南地區成為台灣的米倉,但當時的殖民政府決定把大部分的米都運回日本。所以1938年全台灣人民所食用的稻米,比1910年還要少,可是這個不是八田與一的決定,他只是個工程師。 我發現外界討論到我對日本的態度時,常常因為我常常參加抗日的紀念活動,並且支持慰安婦,而說我是反日派;也有人因為我肯定八田與一對台灣農民的貢獻,說我是「親日派」,我相信我都不是,我是「友日派」,因為我認為「就事論事、將心比心、恩怨分明」才是真正朋友相處之道,而這樣的原則,也才能真正讓我們中華民族與大和民族,建立可大、可久的友誼。 1952年中日和約開頭有一段話,它說「鑒於兩國由於其歷史文化關係及領土鄰近而產生之相互睦鄰願望;了解兩國之密切合作對於增進其共同福利及維持世界和平與安全,均屬重要」。 所以從我就任中華民國總統以來,我國政府一直在發揚中日和約的精神,將兩國關係認定為「特別伙伴關係」。兩國在1972年斷交了40多來,我國跟日本一共簽署了58項協議,而僅僅在我任內,就簽署了25項,占了43%,其中包括台日投資協議及台日漁業協議,尤其是後者非常重要。 各位都知道在2012年釣魚台風雲再起,日本國有化釣魚台的結果,在大陸20個城市造成大規模反日示威,他當年8月5日也就是中日和約生效60週年的當天,提出「東海和平倡議」,呼籲擱置主權爭議,共同開發資源,後來8個月以後,我們就跟日本簽訂了台日漁業協議,在有台灣兩個大的海域,我們的漁民打魚不再受到任何干擾,這個是40年來糾紛的唯一的一次解決。 而這個最重要凸顯的概念,就是「主權無法分割,但是資源可以共享」,透過這樣一個理念,得到了台日漁業協議,使得雙方能夠和平相處,琉球跟台灣的漁民都可以在這個區域打魚,彼此再訂定很多規範,讓打魚可以順利進行,也真正符合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所說的,一個共同的養護與管理區,我們看到美國國務卿凱瑞(John Kerry)、國務院亞太助卿羅素(Daniel Russel)與澳洲國防部長詹斯頓(David Johnson)都對台日漁業協議表示高度肯定,因為這個是用和平解決國際爭端最好的辦法。民國100年我們跟日本完成了台日航約修訂,日本完全開放日本的天空,我們飛日本的航線、航點都有非常大的增加。去年我國到日本的訪客約297萬人次,是日本外籍旅客人數最多的國家;日本訪問台灣的人數約為163萬人次,也是第二大境外旅客的來源,雙方合計460萬人次,是我上任前250萬人次幾乎增加了一倍。當前我國與日本雙邊關係可處於斷交後最佳的狀態,但這個並不影響我們今年擴大紀念抗戰勝利與台灣光復70週年。 因為我深刻的相信,「侵略的錯誤或可原諒,但歷史的真相不能遺忘」,往後,我還是會秉持中日和約當中合作與和平的精神,以及「就事論事、將心比心、恩怨分明」的態度,推動我國與日本關係發展,面對歷史,迎向未來。 最後,我要預祝這次討論會順利成功,各位嘉賓身體健康、工作順利、家庭幸福、萬事如意,中華民國國運昌隆。謝謝大家!1040707
留言列表